等保1.0和2.0_AOM 1.0与AOM 2.0使用对比

摘要:等保1.0与2.0_AOM 1.0和AOM 2.0在性能、安全性及用户体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0版提供更高效能,增强安全措施,并优化了用户界面,使其更适应现代网络安全需求。

1、标准覆盖范围

等保1.0和2.0_AOM 1.0与AOM 2.0使用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等保1.0:主要关注传统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

等保2.0:扩大了覆盖范围,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工业控制信息系统。

2、防御策略

等保1.0:侧重于被动防御,主要是在安全事件发生后采取措施。

等保2.0:强调主动防御,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审计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3、技术要求

等保1.0:技术要求较为基础,主要针对已有的技术和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等保1.0和2.0_AOM 1.0与AOM 2.0使用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等保2.0:引入了可信计算等新技术要求,增强了安全防护的技术深度和广度。

4、测评上文归纳等级

等保1.0:测评结果分为“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三个等级。

等保2.0:调整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提高了评估的精细度。

5、结构变化

等保1.0:较为简单的结构,主要围绕基本信息安全。

等保2.0:构建了更为复杂的防护体系架构,包括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管理中心。

等保1.0和2.0_AOM 1.0与AOM 2.0使用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法规一致性

等保1.0:与早期的信息安全需求相适应。

等保2.0:与《网络安全法》保持一致,更适应现代网络安全法律要求。

7、新型应用安全

等保1.0:对新型应用和技术的安全防护考虑不足。

等保2.0:加入了新型应用的安全扩展要求,如云计算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

8、安全管理

等保1.0:对安全管理的要求相对分散且不够系统。

等保2.0:强化了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管理。

等保1.0与等保2.0主要差异对比

特点 等保1.0 等保2.0
覆盖范围 传统信息系统和网络 包括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网、工业控制系统
防御策略 被动防御为主 主动防御,强调全流程安全管理
技术要求 基础技术防护 引入可信计算等新技术
测评上文归纳等级 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优/良/中/差
结构变化 简单防护架构 三重防护体系架构
法规一致性 早期信息安全需求相适应 与《网络安全法》一致
新型应用安全 考虑不足 增加新型应用的安全扩展要求
安全管理 分散和不系统 系统连续的管理措施

相关问答FAQs:

Q1: 等保2.0相比等保1.0有哪些主要改进?

A1: 等保2.0的主要改进包括更广泛的保护对象覆盖、从被动到主动的防御策略转变、引入新的技术要求如可信计算、更加细致的测评上文归纳等级划分、以及与《网络安全法》的一致性,这些改进使得等保2.0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环境。

Q2: 如何理解等保2.0中的“安全通用要求+新型应用安全扩展要求”?

A2: “安全通用要求”指的是适用于所有保护对象的基本的、通用的安全要求,而“新型应用安全扩展要求”则针对特定的新兴技术和应用(如云计算、物联网等)提出的特定安全要求,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等保2.0既可以提供全面的保护,又能针对性地解决新型技术和应用的安全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未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om/ask/768502.html

(0)
未希的头像未希新媒体运营
上一篇 2024-07-11 02:16
下一篇 2024-07-11 02:3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云产品限时秒杀。精选云产品高防服务器,20M大带宽限量抢购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