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为我国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础,随后,在2008年发布的《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安全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标准和要求,这一阶段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办法,被业界广泛称为等保1.0,其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基本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
等保1.0的基本内容围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展开,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可用性、机密性和完整性,它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的信息系统,如政府和企业的内网系统,以及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等保1.0在适用性、时效性、易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逐渐显示出局限性,等保1.0的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环境的需求。
等保2.0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等保2.0不仅覆盖了传统信息系统,还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实现了对保护对象的全覆盖,与等保1.0相比,等保2.0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测评标准和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将测评上文归纳的等级由原来的“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调整为“优、良、中、差”,并将及格线从60分提高到了70分。
等保1.0作为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为后续更为复杂和全面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奠定了基础,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变迁,等保2.0的推出则是对等保1.0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坚实框架,确保了国家信息安全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关问答FAQs
Q1: 等保1.0与等保2.0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1: 等保1.0主要针对传统信息系统设立基本的安全保护要求,而等保2.0则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了扩展,覆盖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并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测评标准和更严格的安全要求。
Q2: 等保2.0实施后对原有系统有何影响?
A2: 等保2.0的实施提高了安全测评的标准,对于原有系统而言,可能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升级或改造以达到新的安全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评为“差”级别的系统,意味着它们存在高危风险或得分低于70分,必须进行改进以符合新标准。
原创文章,作者:未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om/ask/724357.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