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连接san存储步骤

服务器连接SAN存储需先通过光纤交换机或iSCSI建立物理链路,配置存储交换机划分Zone,在存储端创建LUN并映射至服务器,服务器识别设备后,使用多路径软件优化链路,分区格式化并挂载至系统,最后设置权限确保数据访问安全。

前期准备

  1. 确认硬件兼容性

    服务器连接san存储步骤

    • 检查服务器是否支持HBA卡(Host Bus Adapter)或支持iSCSI协议的网卡。
    • 确保SAN存储设备(如Dell EMC、NetApp等)的固件版本与服务器操作系统兼容。
    • 光纤通道(FC)环境需验证光纤交换机(如Brocade、Cisco)的端口模式(如NPIV模式)。
  2. 网络规划

    • 分配唯一的WWPN(World Wide Port Name)或iSCSI IQN(iSCSI Qualified Name)给每台服务器。
    • 若使用iSCSI,需规划独立的VLAN或物理网络,避免与其他流量冲突。

物理连接

  1. 光纤通道(FC)环境

    • 使用光纤线缆连接服务器的HBA卡与SAN交换机的对应端口。
    • 通过SAN交换机的管理界面确认端口状态为“Online”。
  2. iSCSI环境

    • 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服务器的网卡与iSCSI SAN的以太网端口。
    • 若使用多路径(Multipath I/O),需配置至少两个独立网卡并绑定IP地址。

SAN交换机配置

  1. 创建Zone(光纤通道)

    # 示例(以Brocade交换机为例):
    switch:admin> zonecreate "Zone_Server1", "21:00:00:1b:32:xx:xx:xx;21:00:00:1b:32:yy:yy:yy"
    switch:admin> cfgadd "Config1", "Zone_Server1"
    switch:admin> cfgsave

    将服务器的HBA卡WWPN与存储阵列的端口WWPN划分至同一Zone。

  2. iSCSI网络设置

    服务器连接san存储步骤

    • 启用Jumbo Frame(MTU=9000)提升传输效率。
    • 配置交换机的QoS策略,优先处理iSCSI流量。

服务器端配置

  1. 安装驱动与工具

    • 更新HBA卡或iSCSI Initiator的驱动程序。
    • Linux系统安装multipath-tools,Windows系统启用“iSCSI Initiator”服务。
  2. 扫描存储设备

    • Linux示例
      # 重新扫描SCSI总线
      echo 1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 验证磁盘
      fdisk -l
    • Windows示例
      通过“磁盘管理”工具初始化并格式化新发现的磁盘。

存储分配与管理

  1. LUN映射

    • 在存储管理界面(如NetApp ONTAP、Dell Unity)中,创建LUN并映射到服务器的WWPN或IQN。
    • 设置LUN的访问权限(如Read/Write、多路径策略)。
  2. 多路径配置

    # Linux多路径配置(/etc/multipath.conf)
    defaults {
        user_friendly_names yes
    }
    devices {
        device {
            vendor "NETAPP"
            product "LUN"
            path_grouping_policy multibus
        }
    }

验证与测试

  1. 连通性检查

    • 使用ping(iSCSI)或fcping(光纤通道)测试网络延迟。
    • 在服务器执行multipath -ll(Linux)或mpclaim -s -i(Windows)确认多路径状态。
  2. 性能基准测试

    服务器连接san存储步骤

    • 使用工具(如fioIometer)测试IOPS和吞吐量。
    • 监控存储延迟(如通过存储设备的性能面板)。

常见问题排查

  • 问题1:服务器无法发现LUN
    解决:检查Zone配置、存储映射规则及HBA卡驱动状态。

  • 问题2:iSCSI连接超时
    解决:验证网络MTU设置,关闭防火墙或ACL限制。


引用资料

  1. Cisco MDS 9000系列交换机配置指南:https://www.cisco.com/c/en/us/support/switches/mds-9000-series-multilayer-switches/products-installation-guides-list.html
  2. VMware官方iSCSI最佳实践:https://docs.vmware.com/en/VMware-vSphere/7.0/com.vmware.vsphere.storage.doc/GUID-35C73C0C-B7F0-462B-8D1E-993D7E256635.html
  3. Linux多路径配置文档: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8/html/configuring_and_managing_storage/configuring-dm-multipath_configuring-and-managing-storage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服务器与SAN存储的高效连接,满足企业对高可用性、可扩展存储架构的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未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om/ask/171520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0)
未希未希
上一篇2025-04-14 01:59
下一篇 2025-04-14 02:0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产品购买QQ咨询微信咨询SEO优化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云产品限时秒杀。精选云产品高防服务器,20M大带宽限量抢购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