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PU 使用率监控
指标 | 描述 | 重要性 |
整体使用率 | 反映服务器 CPU 资源的整体占用情况,包括用户态和系统态的使用。 | 若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如超过 80%且持续数小时),可能导致服务器响应变慢,影响业务处理效率,甚至出现服务中断或卡顿现象。 |
单个核心使用率 | 显示每个 CPU 核心的使用状况,有助于发现特定核心的高负载任务。 | 当某个核心使用率异常高时,可能是该核心对应的进程存在性能问题或资源竞争,可能引发局部性能瓶颈,影响多线程任务的执行速度。 |
二、内存使用情况监控
指标 | 描述 | 重要性 |
总内存使用率 | 表示已使用的内存占总内存的比例。 | 过高的总内存使用率(接近或超过 90%)可能导致系统频繁进行内存交换,将内存数据交换到磁盘上的交换分区,极大地降低系统性能,使应用程序运行缓慢甚至崩溃。 |
可用内存量 | 剩余可供系统和新应用程序分配的内存大小。 | 可用内存过少(低于总内存的 10%)会限制新进程的启动和现有进程的正常运行,因为内存不足无法满足进程的内存申请需求,可能导致进程启动失败或被系统强制终止。 |
三、磁盘 I/O 监控
指标 | 描述 | 重要性 |
磁盘读写速率 | 单位时间内磁盘的读写数据量,通常以 MB/s 或 GB/s 为单位。 | 持续的高读写速率(如长时间超过磁盘标称读写速度的 80%)可能表示磁盘存在性能瓶颈,会导致数据读写延迟增加,影响文件存储和数据库操作等依赖磁盘 I/O 的任务,进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响应时间。 |
磁盘队列长度 | 等待访问磁盘的 I/O 请求数量。 | 较长的磁盘队列长度(平均超过 10 个请求)意味着 I/O 请求积压严重,磁盘子系统无法及时处理请求,可能导致系统响应迟缓,特别是在高并发的文件访问场景下,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流程的顺畅性。 |
四、网络流量监控
指标 | 描述 | 重要性 |
带宽利用率 | 实际网络流量与网络带宽上限的比值。 | 过高的带宽利用率(如超过 70%且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增加数据包丢失的风险,影响网络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会产生明显的卡顿和延迟现象。 |
网络连接数 | 当前服务器建立的网络连接总数。 | 大量的并发网络连接(超过服务器设计容量的 80%)可能耗尽服务器的网络资源,导致新的连接请求被拒绝或现有连接的性能下降,影响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尤其在面对大量客户端访问时可能出现服务瘫痪的情况。 |
五、服务器负载监控
指标 | 描述 | 重要性 |
系统负载平均值 | 通常指过去 1 分钟、5 分钟和 15 分钟的平均系统负载,反映了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任务队列长度。 | 负载平均值过高(如超过服务器 CPU 核心数的 2 3 倍且持续数分钟)表明服务器处于过载状态,可能会导致任务调度延迟、进程创建缓慢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系统崩溃。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一:CPU 使用率突然升高到 100%且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什么原因?
解答:可能是服务器上运行的某些进程出现了异常,例如陷入了死循环或者遭受了恶意攻击(如 DDoS 攻击中的 CPU 资源耗尽型攻击),也有可能是某个应用程序在特定时间段内有大量计算任务需要执行,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且通常会有相应的日志记录或预期的计算高峰提示,可以通过查看系统进程列表,分析各个进程的 CPU 使用情况,确定是哪个进程导致的高 CPU 使用率,并进一步排查原因。
问题二:内存使用率不断上升且可用内存逐渐减少,但并没有新的大型应用程序启动,这是怎么回事?
解答:可能是服务器存在内存泄漏问题,某些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正确地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导致内存逐渐被占用且无法释放回系统,也可能是系统缓存机制异常,过度缓存了一些不必要的数据而没有及时清理,可以使用内存分析工具来检查各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和内存分配情况,找出可能存在内存泄漏的进程,并对其进行修复或重启以释放内存。
原创文章,作者:未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om/ask/167292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