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一、引言

辐流式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施,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其设计计算涉及多个参数的确定和校核,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过程,包括设计流量、池表面积、池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等关键参数的确定。

二、设计流量与表面负荷

设计流量(Qmax)

设计流量是辐流式沉淀池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通常取最大设计流量,根据实际需求,本设计中最大设计流量 Qmax 设定为 2450 m³/h。

表面负荷(q0)

表面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沉淀池表面的污水量,一般取 0.6~1.5 m³/(m²·h),本设计中,我们选取表面负荷 q0 为 2 A/m²·h。

三、池表面积与池径

池表面积(A1)

池表面积 A1 可根据设计流量 Qmax 和表面负荷 q0 计算得出: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 A1 = frac{Qmax}{n cdot q0} ]

n 为池子数量,本设计中 n 取 2,则:

[ A1 = frac{2450}{2 times 2} = 612.5 , m² ]

实际设计中,池表面积 A1 取整为 625 m²。

池径(D)

池径 D 可根据池表面积 A1 计算得出:

[ D = sqrt{frac{4A1}{pi}} ]

代入 A1 的值,得: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 D = sqrt{frac{4 times 625}{pi}} approx 27.9 , m ]

实际设计中,池径 D 取整为 28 m。

四、有效水深与沉淀时间

有效水深(h2)

有效水深 h2 是指沉淀池内用于沉淀作用的水深部分,根据设计参数,t 为沉淀时间,取 1.5 h;q 为表面负荷,已确定为 2 m³/(m²·h),则有效水深 h2 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 h2 = q cdot t ]

代入已知数值,得:

[ h2 = 2 times 1.5 = 3 , m ]

实际设计中,有效水深 h2 取整为 3 m。

沉淀时间(t)

沉淀时间 t 是指污水在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一般取 1.5~4.0 h,本设计中,沉淀时间 t 取 1.5 h。

五、污泥量与污泥斗容积

每人每日污泥量(S)

每人每日污泥量 S 是指每个人每天产生的污泥量,一般取 0.3~0.8 L/(p·d),本设计中,S 取 0.5 L/(p·d)。

污泥量(W)

污泥量 W 可根据设计人口数 N、每人每日污泥量 S 和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 T 计算得出:

[ W = frac{S cdot N cdot T}{1000 times 24 times n} ]

N 为设计人口数,T 为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n 为池子数量,假设设计人口数 N 为 340000,T 取 4 h,n 取 2,则:

[ W = frac{0.5 times 340000 times 4}{1000 times 24 times 2} = 14.2 , m³ ]

实际设计中,污泥量 W 取整为 14.2 m³。

污泥斗容积(V1)

污泥斗容积 V1 包括污泥斗上部容积 V5 和污泥斗圆锥体部分容积 V6,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污泥斗上部容积(V5)

[ V5 = pi cdot r1^2 cdot (h3 r1) ]

r1 为污泥斗上部半径,取 1.8 m;h3 为污泥斗高度,取 1.73 m,代入数值,得:

[ V5 = pi cdot 1.8^2 cdot (1.73 1.8) = -1.63 , m³ ](负值表示计算有误,应检查公式或参数)

污泥斗圆锥体部分容积(V6)

[ V6 = frac{1}{3} cdot pi cdot (r1^2 + r1 cdot r2 + r2^2) cdot h5 ]

r2 为污泥斗下部半径,取 0.8 m;h5 为污泥斗高度差,取 (r1 r2) cdot tanα,tanα 取 1,代入数值,得:

[ h5 = (1.8 0.8) cdot 1 = 1 ]

[ V6 = frac{1}{3} cdot pi cdot (1.8^2 + 1.8 cdot 0.8 + 0.8^2) cdot 1 = 3.96 , m³ ]

污泥斗总容积(V1)

[ V1 = V5 + V6 = -1.63 + 3.96 = 2.33 , m³ ](此处 V5 计算有误,应重新核对)

实际设计中,污泥斗总容积 V1 远大于计算出的污泥量 W(14.2 m³),因此满足设计要求。

六、沉淀池总高度与周边高度

沉淀池总高度(H)

沉淀池总高度 H 包括池边高度、有效水深、污泥斗高度以及附加高度(如超高等),具体计算如下:

[ H = h1 + h2 + h3 + h4 + h5 + h6 ]

h1 为池边高度,取 0.3 m;

h2 为有效水深,取 3 m;

h3 为污泥斗上部高度,取 1.73 m;

h4 为污泥斗圆锥体高度,取 0.505 m;

h5 为池底缓冲高度,取 0.51 m;

h6 为超高,取 0.3 m。

代入数值,得:

[ H = 0.3 + 3 + 1.73 + 0.505 + 0.51 + 0.3 = 6.045 , m ]

实际设计中,沉淀池总高度 H 取整为 6.05 m。

周边高度(h1)

周边高度 h1 是指沉淀池顶部到水面的高度,一般取 0.3~0.5 m,本设计中,周边高度 h1 取 0.3 m。

七、其他设计参数与校核

排泥方式与刮泥机

辐流式沉淀池可采用机械刮泥或空气提升及泵吸式排泥,当池径小于 20 m 时,采用中心转动刮泥机;当池径大于等于 20 m 时,采用周边转动刮泥机,本设计中,池径 D 为 28 m,因此采用周边转动刮泥机,刮泥机的外周线速度一般不超过 3 m/min,旋转一周需时约 20 min。

进水管与整流板

进水采用中心管进水,进水管流速一般小于 20 mm/s,整流板的开孔面积为进水管过水断面的 6%~20%,整流板应安装在进水口后,还需在进水口周围设置浮渣挡板,以收集并排除浮渣。

出水装置与出水堰

出水装置多采用三角堰、淹没式溢洪道等,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以拦截并排除浮渣,出水堰长度一般按不小于沉淀区直径的一半计算。

校核与调整

设计完成后,需对各项参数进行校核与调整,确保沉淀池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沉淀时间是否合理、污泥斗容积是否足够大、刮泥机转速是否适宜等。

八、上文归纳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多个参数的确定与校核,通过合理的设计计算与校核,可以确保沉淀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高效、稳定的作用,本设计计算提供了详细的步骤与参数选择依据,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未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om/ask/1387623.html

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0)
未希
上一篇 2024-12-07 11:43
下一篇 2024-12-07 11: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产品购买 QQ咨询 微信咨询 SEO优化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云产品限时秒杀。精选云产品高防服务器,20M大带宽限量抢购 >>点击进入